找到相关内容194篇,用时8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世亲“识转变”与胡塞尔“建构性”的对比研究(1)

    ,《唯识二十》、《成业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为主要论著,特别是《三十颂》正式将“识转变”规定为三类识的根本特性,建立八识说的初型,代表世亲自已成熟思想的学说(注 15 )。由以上分期可知,应以世亲晚期...为一复合语的观念,总之,在指一个“业”经过时间的间隔,到生出某结果为止,业在潜伏期间的存在状态之概念。《唯识二十》强调识有转变的殊胜功能,器世间与内界(即外在实在世界与意识自身的活动)都由识所转变成...

    蔡瑞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4045688.html
  • 窥基大师的判教思想

    )  根据以上记载,“一时教”的主唱者为北魏的菩提流支。菩提流支为中国瑜伽行教学创始阶段的重要人物。他于六世纪初年,译出世亲的《十地经论》和《唯识二十》,把瑜伽行思想介绍来中国,导至地学统的形成。...所谓《华严经》、《深密》、《如来出现功德庄严》、《阿 达磨》、《楞伽》、《厚严》,十一部:《瑜伽》、《显扬》、《庄严》、《集量》、《摄论》、《十地》、《分别瑜伽》、《观所缘缘》、《二十唯识》、《辨中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048051.html
  • 古印度佛教人物

    据玄奘和义净所传,他在声明(文字学)方面的造诣也很高。对世亲的《广五蕴》、《唯识二十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作过注释。其学说经过玄奘的传译和弘扬,盛行于中国。主要著作有:《成唯识宝生论》、《广百论释》、《观...,无著诵《十地经》,世亲听后感到其法深妙,于是追随无著改信大乘,弘扬唯识论。他在《唯识二十》和《唯识三十颂》中,充分阐明了他“识生似外境现”的思想,意即外境本来并不存在,由于识生起的作用,转变成为心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749565.html
  • 兜率龟镜集续编(2)

    人才。他先后讲授《百法明门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》、《唯识二十》、《唯识卅论颂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维摩诘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。课余书《法华经》、《华严经》、《大涅槃经》、《维摩经》、《观普贤...正理论》、《杂阿含经》、《现观庄严》、《唯识二十》、《小品般若论对读》等专题及佛学名著。并创立佛教法相学会,于后四、五十年来对于佛法的宣扬未尝间断,所以能令佛法在香港流布,产生极大的影响,发挥极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0352479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究1

    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摄大乘》、《杂集》、《辨中边论》、《唯识二十》、《唯识三十》、《大乘庄严》、《分别瑜伽》。本为根本,支为支干。如一棵树,主干是本,树枝就是支;如一个人,身体是本,手足...作注释,如《辨中边论》、《摄大乘》等;一方面造论弘扬唯识学说,如《唯识三十》、《唯识二十》等。唯识学始创于弥勒和无著,但到世亲才完善了唯识学的整个理论体系。  二、翻译和注释  本先后两次译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0256497.html
  • 中观唯识了不义不了义略论——兼与苦心法师商榷

    ldquo;万法唯识”。《唯识二十》云:“安立大乘三界唯识,以契经说三界唯心,心意识了名之差别”。《唯识二十》之意,唯心,唯识都一样,没有差别,只是义同名异罢了。万...正见的无情破斥。否则,不是。清辩论师确实很执著,他对《瑜伽师地》有疑问,无法解决,就发誓入定长久住世,等慈氏菩萨当来下生成佛时,再向他请教释疑(见法尊法师《唯识三十颂悬论》)。但清辩论师再执著,也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1768206.html
  •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——智者大师的唯识观(之一)

    》(相当于奘译《师地·本地分》)《瑜伽师地》  《大乘唯识论》 《唯识二十》  《无相思尘论》 ...指般若系思想,智者对通教的界定应该是直接受到了启发。  [10] 《大乘义章》卷第十六(本终),大正44,p.774.1。  [11] 魏译名《大乘楞枷经唯识论》,亦名《破色心》,唐译名《唯识二十》...

    刘朝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273558.html
  • 蔡瑞霖:关于唯识学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考察

    转变」观念,《唯识二十》、《成业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为主要论著,特别是《三十颂》正式将「识转变」规定为三类识的根本特性,建立八识说的初型,代表世亲自已成熟思想的学说(注 15 )。由以上分期可知,应...,在指一个「业」经过时间的间隔,到生出某结果为止,业在潜伏期间的存在状态之概念。《唯识二十》强调识有转变的殊胜功能,器世间与内界(即外在实在世界与意识自身的活动)都由识所转变成的,而《成业论》中称为...

    蔡瑞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878754.html
  • “详考其理,各擅宗涂”——玄奘西行求法的原委

    》、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、《摄大乘》、《大乘阿毗达磨集论》、《唯识三十》、《唯识二十》等为其宗依。   早在西元五世纪上半,北凉昙无谶(DharmarakSa)已经译出《地持经》十卷,可见瑜伽派...》一卷,是《唯识三十》的释论。8.《大乘唯识论》一卷,是《唯识二十》的异译。9.《无上依经》三卷,《佛性》四卷,此二部真常经典,接近《宝性论》思想。   [10] 印顺导师:《摄大乘讲记》,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5579872.html
  •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—济群法师开示

    也,由心集起採画为主之根本,故经曰唯心;分别了达之根本,故唯识,或经义通因果,“论说唯在因,但称唯识,识了别义,在因位中识用强故,说识为唯,其义无二。《二十》云:心意识名之差别。 ...因此,纷纷提出疑难,攻击唯识无境思想,论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,撰写了《唯识二十颂》,又在《戍唯识论》卷七也将外人的疑问归纳为九难,并释九难以成唯识,现综合二,叙述大意如下。   难云:如果心外无境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唯识|济群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101252248.html